【從CMYK到Figma - 赴美學 UIUX】
設計指北針 Design Compass - En podcast av Kathleen, Joan, Alvin - Söndagar

Kategorier:
Support this show: 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ka82dsbmko7u0873o0b8ij9b Leave a comment and share your thoughts: 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ka82dsbmko7u0873o0b8ij9b/comments 🎙️Instagram: @clairejenjen Claire 自臺科商業設計系畢業,曾實習於物以類聚 @grandvitydesign,在新竹科技業接觸到 UIUX 後,決定從平面設計轉向 UX 設計師邁進。目前就讀 Pratt 藝術學院的 IXD 碩士學位並且在美國知名 UX 顧問公司 NN/g @nngux 擔任設計助理。 閒暇之餘喜歡做美甲以及經營 YouTube 頻道,分享在紐約的日常。 🌟重點整理 1️⃣從平面設計到 UX 的轉變 雖然過去的職稱是視覺設計師,但實際工作內容涵蓋 UX 領域。漸漸地從單純的視覺設計轉向解決問題,進而對 UX 策略和設計產生興趣。 2️⃣對 Google UX Certification 的看法 課程架構完整,適合新手,涵蓋設計思維流程與典型 UX 方法,幫助完成第一個完整的 UX 專案。雖然課程進度較為緩慢,研究相關內容較少,但對於缺乏作品或喜歡被系統指導的人仍然值得推薦。 3️⃣美國與台灣教育與學習環境的差異 美國學生很有自信,善於行銷自己並勇於嘗試,形成健康的競爭環境。台灣學生更注重體系內的學習,而美國則鼓勵分享與交流經驗,重視個人發展與機會。 4️⃣工作模式與收穫 在美國 UX 顧問公司工作模式更為靈活,工作全遠端、內容多樣化且以教育為主。此外,重視階層與溝通的扁平化,培養表達需求與探索機會的能力。 — 💭K後記 季如是我們三個的大學同學,除了一口流利的英文令我稱羨,他一直以來也都是勇於表達自我的女孩。很高興能聽到他分享在美國的生活、留學、工作,找到適合自己成長的環境,真的很讚!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